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标题
后勤动态

【身边的财金后勤人】在“微创新”与“大情怀”中践行使命

——维修科陈银磊同志事迹


时间:2025年10月22日 11:02 点击:[]


【编者按】

,学校党委和行政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,以高瞻远瞩的战略大力推进人事制度改革,以睿智深远的英明决策选任优秀年轻人才一批充满朝气、勇于担当的青年才俊应召通过公开招聘加入后勤服务保障队伍,他们肩负校党委的嘱托和信任,迅速转变角色、深入一线,将新思路、新方法、新活力注入传统工作领域,在提升服务效能、优化管理流程、保障校园运行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。他们的事迹是学校深化改革、大胆启用年轻力量的生动缩影;他们的成长印证了“给平台、压担子”对激发人才潜能的重要作用。为展现学校对年轻干部的关怀与支持,呈现后勤队伍焕发的新面貌,我们策划推出身边的财金后勤人系列专题报道,聚焦几位优秀青年后勤干部的代表。期望通过讲述他们的故事,进一步营造重视青年、培养青年、成就青年的良好氛围,激励全体教职工共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与力量。



在维修科陈银磊的字典里,“维修”二字远不止于修修补补,更蕴含着流程再造、服务升温与难题攻坚的深刻内涵。他以“微创新”优化工作流程,用“大情怀”提升服务温度,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后勤答卷。

“铁肩膀”扛起急难险重任务

“积水问题不解决,师生就要蹚水走路,这是我们工作的失职!”陈银磊带着团队,用一个月时间跑遍了校园每个积水点。北门口管网彻底疏通、西门口排水系统改造、南门口管道清淤……这些看似平常的工作背后,是他先后十余次往返于学校和市政部门之间的坚持。

更大的考验出现在龙子湖校区文津楼。大风天气导致窗户整体松动,存在坠落风险。接到报告后,陈银磊立即带队赶赴现场。“先做临时加固,确保安全,再全面排查。”在他的指挥下,维修组用两天时间完成了全校窗户安全隐患排查,对37扇存在风险的窗户进行了加固处理。

数字记录着攻坚的成效:一个月内完成维修任务1000余次,回复师生诉求220余条,更换饮水机滤芯16个。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,是维修科团队用脚步丈量校园、用汗水守护安全的真实写照。

“细腻心”传递后勤温度

陈银磊坚信,维修工作不仅是技术活,更是“心”的工作。他致力于将人文关怀融入服务全过程。

他带领团队秉持“麻烦自己,不麻烦师生”的原则,践行“最优温度”承诺,每日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动态开启、关闭和温度精细化调节,通过不断尝试寻找让大多数师生体感舒适的“最优温度”,努力营造宜人的学习办公环境。

他推行“微笑+”服务标准,要求维修人员上门服务时必须做到态度端正、微笑服务,并在维修完成后主动清理现场、打扫干净,实现“工完料尽场地清”。同时,建立定期回访机制,主动向被维修部门了解服务满意度,持续改进服务质量。这些细微之处的用心,让冰冷的报修单变成了有温度的情感连接。

他深切关注师生诉求关切,坚决保障饮水安全底线,到岗以来,积极组织对两校区饮水机滤芯进行统一排查和更换,累计更换滤芯十几个,确保了师生的饮水供应和安全。

“智慧脑”提升运行效能

陈银磊善于运用新方法提升工作效能,推动维修服务向标准化、智能化迈进。在他的推动下,维修科的工作方式正在悄然改变。维修工作完成后,维修人员提交带图反馈,形成工作闭环。这套看似简单的流程创新,让维修效率提升了40%。

“每个报修单背后,都是师生的期待。”陈银磊说。如今,他正着手建立维修大数据分析系统,希望通过数据挖掘,实现从“被动维修”到“主动预防”的转变。

从风雨中的管网疏通到深夜里的应急抢险,从空调温度的细微调控到维修现场的暖心微笑,陈银磊同志用一颗匠心、一双勤手、一份担当,深刻诠释了新时代财金后勤人的“大情怀”。他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彰显担当,在优化服务细节中传递温度,在创新工作方法中提升效能,是名副其实的师生身边“贴心人”、校园安全“守护者”。